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北京高考 > 正文

中华女子学院是985还是211大学

更新:2023-09-21 04:45:30 高考升学网

1、中华女子学院是985还是211大学

中华女子学院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该校是一所公办本科大学。根据中华女子学院在各省发布的招生计划批次设置,我们可以知道,中华女子学院是一本高校,中华女子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全国妇联所属、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全国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辈创办的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1995年,学校迁址并启用现校名。1996年,学校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02年,学校由成人高校转制为普通高校。2019年。

中华女子学院是985还是211大学

2、全国各省211和985大学名单

985和211哪个更好

985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学,而211指的则是国内100所比较重要的大学。985院校当中全都是一本院校,而且都是重点当中的重点,实力非常雄厚,而211大学里面有很多学校,并不是一本。因此985院校不管是本身的实力,还是从国家投入的建设和扶持上来看,都比211院校要更好一些,比普通学校,则要好的多。

对于985院校,大家都是比较看重的,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教育环境,985院校都是一流的。211院校则要稍微逊色一些,不过相比之下,差距其实并不是很大,比较就像古话说的一样,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虽然说上一所好的大学确实是关键,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靠自身的努力!

985大学的数量是要少于211大学的,但是含金量却要比211大学高,985院校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前途,但是211大学也是重要的力量。如果分数够的话,985学院是最佳选择,如果分数稍微差一点,211院校也是非常不错的。

全国985和211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大学,全国985大学有39所,211大学有115所,所有的985大学也均为211大学,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说明:目前985和211大学不再评选,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第一档:清华北大

第一档不用多言,有且只有两所高校,那就是清华北大。

最新的QS2021-2022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的“双子星”技惊四座,携手挺进世界20强高校名单,其中北大高居世界第18位,清华高居世界第17位。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不久的将来,世界十大名校中必有清华北大的一席之地!

第二档:华东五校+两所顶级985大学

第二档共7所高校,包括“华东五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以及两所顶级985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上交浙大复旦自不用提,每年最权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排行榜,这3所高校基本上包揽了3-5名!其实力以及受考生家长的认可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第三档:4所一流985+“中坚九校”

第四档共13所高校,为4所一流985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

加上近些年来大名鼎鼎的“中坚九校”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

第四档:10所强势985大学+“两财一贸”+北京邮电大学

第四档为专业突出、收分居高不下的211北京邮电大学,再加上10所强势985大学,如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大学,以及“两财一贸”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第五档:7所985大学+4所超牛211高校

第五档为剩下的7所985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以及4所超牛的211高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第六档:发达地区强势211高校

第六档为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发达地区的强势211大学。具体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

第七档:专业热门211高校

第七档则为师范类、医学类、财经类、理工类等专业性质突出211大学,如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

第八档:相对“不吃香”的211大学

第八档为地理位置较差,或者专业冷门,相对“不吃香”的211高校。如常年在211大学中收分垫底的石河子大学、地处吉林延吉市的延边大学、地处西部的内蒙古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宁夏大学等高校。

1、全国985大学名单

1998年5月4日,时任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于是98年5月提出,故称为985工程。

排名 名称 所在地
1 清华大学 北京
2 北京大学 北京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4 复旦大学 上海
5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6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7 南京大学 江苏
8 同济大学 上海
9 浙江大学 浙江
10 南开大学 天津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2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3 武汉大学 湖北
14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15 天津大学 天津
16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17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18 东南大学 江苏
19 中山大学 广东
20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22 厦门大学 福建
23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24 中南大学 湖南
25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26 四川大学 四川
27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28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29 吉林大学 吉林
30 湖南大学 湖南
31 重庆大学 重庆
32 山东大学 山东
33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34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35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36 东北大学 辽宁
37 兰州大学 甘肃
3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暂无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

2、全国211大学名单

“211工程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排名 名称 所在地
1 清华大学 北京
2 北京大学 北京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4 复旦大学 上海
5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6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7 南京大学 江苏
8 同济大学 上海
9 浙江大学 浙江
10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
11 南开大学 天津
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3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14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5 武汉大学 湖北
1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7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18 天津大学 天津
19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20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21 东南大学 江苏
22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23 中山大学 广东
24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25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27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28 厦门大学 福建
29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
30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31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32 中南大学 湖南
33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34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35 四川大学 四川
36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3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
38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39 吉林大学 吉林
4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41 湖南大学 湖南
42 重庆大学 重庆
43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44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45 山东大学 山东
46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4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
48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
49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50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51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52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53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
54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55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56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57 暨南大学 广东
58 苏州大学 江苏
59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60 东北大学 辽宁
61 兰州大学 甘肃
62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
63 东华大学 上海
64 河海大学 江苏
65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66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
67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68 江南大学 江苏
69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70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71 上海大学 上海
72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7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
7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75 西北大学 陕西
76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77 长安大学 陕西
7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
79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
80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81 广西大学 广西
8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
83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84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85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86 福州大学 福建
87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
8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89 西南大学 重庆
90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91 云南大学 云南
92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93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94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9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96 安徽大学 安徽
97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98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
99 辽宁大学 辽宁
100 南昌大学 江西
101 延边大学 吉林
102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
103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
104 海南大学 海南
105 贵州大学 贵州
106 郑州大学 河南
107 新疆大学 新疆
108 宁夏大学 宁夏
109 石河子大学 新疆
110 青海大学 青海
暂无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
暂无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
暂无 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
暂无 第四军医大学 陕西
暂无 西藏大学 西藏

全国985大学排名一览表

据了解全国共有39所985学校,其中985学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等;以下是全国985大学名单情况:

序列号

学校名称

办学层次

全国排名

1

北京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

2

清华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2

3

上海交通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3

4

浙江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4

5

武汉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5

6

南京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6

7

复旦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6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8

9

华中科技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9

10

中国人民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0

11

天津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0

12

北京师范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0

13

西安交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2

14

吉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3

15

山东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4

16

国防科技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4

17

中山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5

18

南开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6

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7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8

21

四川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9

22

同济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0

23

厦门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1

24

北京理工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2

25

东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3

26

华南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4

27

大连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28

华东师范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29

中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30

西北工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31

中国农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8

32

东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9

33

湖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34

电子科技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35

兰州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2

36

重庆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4

37

中国海洋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8

3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1

39

中央民族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85

全国211大学排名一览表

据了解全国共有116所211大学,其中211大学有:南京农业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等;以下是全国211大学名单情况:

名次

学校名称

办学层次

全国排名

1

北京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

2

清华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2

3

上海交通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3

4

浙江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4

5

武汉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5

6

南京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6

7

复旦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6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8

9

华中科技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9

10

中国人民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0

11

天津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0

12

北京师范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0

13

西安交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2

14

吉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3

15

山东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4

16

国防科技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4

17

中山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5

18

南开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6

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7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8

21

四川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9

22

同济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0

23

厦门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1

24

北京理工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2

25

东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3

26

华南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4

27

大连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28

华东师范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29

中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30

西北工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31

中国农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8

32

东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9

33

湖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34

电子科技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35

兰州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2

36

北京科技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3

37

重庆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4

38

武汉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5

39

南京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5

40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35

41

西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7

42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37

43

中国海洋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8

44

暨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39

45

河海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40

46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0

47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1

48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2

49

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3

50

苏州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4

51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5

5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46

5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6

5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8

55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9

56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0

5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1

58

西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2

59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2

60

郑州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3

61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3

62

北京邮电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57

63

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7

64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8

65

上海财经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59

66

云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0

67

上海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1

68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2

69

东华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3

70

中国政法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63

71

海军军医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64

72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5

7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世界高水平大学

67

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世界高水平大学

69

75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69

76

南昌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70

77

中国传媒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70

78

太原理工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71

79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72

80

空军军医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72

81

江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73

8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75

83

中国矿业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77

8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79

85

福州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81

86

北京林业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82

8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一流大学

83

88

安徽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84

89

中央民族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85

90

长安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0

91

辽宁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1

92

贵州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3

93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96

94

北京体育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98

95

河北工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9

96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99

97

东北农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0

98

东北林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3

99

四川农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5

100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105

101

新疆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8

10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3

10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4

104

天津医科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5

105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116

106

大连海事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9

107

广西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2

108

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3

109

内蒙古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9

110

海南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43

111

石河子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67

112

宁夏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70

113

延边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70

114

中央音乐学院

世界高水平大学

175

115

西藏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200

116

青海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216

全国985大学全部名单

985工程,是指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自从1995年至今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建设的985工程高校共有39所,也就是说目前我国一共有39所985大学。

全国各省985大学具体名单如下:

1、北京(8所985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2、上海(4所985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

3、湖南(3所985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4、陕西(3所985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江苏(2所985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6、天津(2所985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7、四川(2所985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8、辽宁(2所985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9、广东(2所985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10、山东(2所985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11、湖北(2所985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12、浙江(1所985大学):浙江大学

13、吉林(1所985大学):吉林大学

14、福建(1所985大学):厦门大学

15、重庆(1所985大学):重庆大学

16、甘肃(1所985大学):兰州大学

17、安徽(1所985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黑龙江(1所985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985高校每年都是家长和学生们所关注的高校,因为985高校是我国优秀的学校,只要孩子们能够考入985高校,那就意味着学生们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因为985高校的就业范围比普通高校的就业范围比较广阔,而且很多企业在选择时都会优先优先选择985高校的学生。

全国985大学档次划分

第一档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第二档次: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第三档次: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

第四档次: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

第五档次: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湖南大学

第六档次: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

3、中华女子学院在全国近三年各省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北京 综合(物) 本科 501 25595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本科 508 24275
2021 北京 综合(物) 本科 485 26556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本科 499 24338
2020 北京 综合(物) 本科 505 26497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本科 510 25585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495 20956
2019 北京 文科 本科 535 5744
2022 河北 历史 本科 544 13419
2021 河北 历史 本科 543 15593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526 62390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524 65102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547 73353
2019 河北 理科 本二 511 79828
2020 河北 文科 本科 554 14888
2019 河北 文科 本二 550 18416
2022 山西 理科 本二A 477 48640
2021 山西 理科 本二A 488 43841
2020 山西 理科 本一B 531 36110
2020 山西 理科 本二A 518 43586
2019 山西 理科 本一B 514 28871
2019 山西 理科 本二A 490 42327
2022 山西 文科 本一B 522 5952
2022 山西 文科 本二A 504 9440
2021 山西 文科 本一B 552 5038
2021 山西 文科 本二A 522 10013
2020 山西 文科 本一B 544 5582
2020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3 7524
2019 山西 文科 本一B 549 4586
2019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1 8115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447 33212
2022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480 5417
2022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449 8767
2021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532 3658
2021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480 8439
2020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532 5605
2020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515 7521
2019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560 3152
2019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488 11661
2022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462 8020
2021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466 8687
2019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501 7564
2022 上海 综合(不限) 本科 435 30887
2021 上海 综合(不限) 本科 440 28666
2020 上海 综合(不限) 本科 447 27835
2019 上海 综合(不限) 本科 439 29176
2022 浙江 综合 1段 561 94023
2021 浙江 综合 1段 563 83528
2020 浙江 综合 1段 594 53756
2020 浙江 综合 2段 574 74656
2019 浙江 综合 1段 595 53225
2019 浙江 综合 2段 571 79180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535 51124
2022 安徽 理科 本二 488 100064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533 52237
2021 安徽 理科 本二 486 91650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557 48659
2020 安徽 理科 本二 511 86441
2019 安徽 理科 本一 541 39313
2019 安徽 理科 本二 490 83056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546 9937
2022 安徽 文科 本二 522 22178
2021 安徽 文科 本一 580 12479
2021 安徽 文科 本二 556 24727
2020 安徽 文科 本一 566 9011
2020 安徽 文科 本二 540 20386
2019 安徽 文科 本一 573 8802
2019 安徽 文科 本二 553 17514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22 12584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29 11289
2019 福建 理科 本二 475 43567
2020 福建 文科 本科 538 9034
2019 福建 文科 本一 559 5665
2019 福建 文科 本二 534 10451
2022 江西 理科 本二 504 57395
2021 江西 理科 本二 510 56044
2020 江西 理科 本二 530 46925
2019 江西 理科 本二 517 43945
2022 江西 文科 本二 530 14078
2021 江西 文科 本二 564 11829
2020 江西 文科 本二 548 10319
2019 江西 文科 本二 558 9642
2022 山东 综合 1段 524 99670
2021 山东 综合 1段 525 98756
2020 山东 综合 1段 539 97687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516 91512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49 20210
2022 河南 理科 本二 508 121353
2021 河南 理科 本二 519 115307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546 108151
2019 河南 理科 本二 502 107111
2022 河南 文科 本二 525 24695
2021 河南 文科 本二 556 24136
2020 河南 文科 本二 557 21554
2019 河南 文科 本二 537 21573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96 65882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8 63446
2020 湖北 理科 本二 500 66555
2019 湖北 理科 本二 483 65934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3 15868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9 13551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41 13864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57 8731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94 77369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10 62327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20 63321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48 40690
2020 湖南 理科 本一 552 40271
2020 湖南 理科 本二 502 78172
2019 湖南 理科 本一 523 41294
2019 湖南 理科 本二 492 64248
2020 湖南 文科 本一 589 6221
2020 湖南 文科 本二 551 19221
2019 湖南 文科 本一 581 6396
2019 湖南 文科 本二 553 15512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13 31699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17 38114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495 113271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458 120987
2019 广东 文科 本科 527 33306
2022 广西 理科 本二 444 65872
2021 广西 理科 本二 456 61347
2020 广西 理科 本二 449 66110
2019 广西 理科 本二 450 65795
2022 广西 文科 本二 510 16566
2021 广西 文科 本二 512 14261
2020 广西 文科 本二 474 15490
2019 广西 文科 本二 490 15747
2019 海南 理科 本科A 575 12908
2019 海南 文科 本科A 648 3095
2022 重庆 历史 本科 509 11555
2021 重庆 历史 本科 540 13351
2022 重庆 物理 本科 492 46604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 531 45145
2020 重庆 理科 本二 489 47385
2019 重庆 理科 本二 509 48204
2020 重庆 文科 本二 527 13301
2019 重庆 文科 本二 527 14176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536 62948
2022 四川 理科 本二 506 92450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558 48969
2021 四川 理科 本二 515 89002
2020 四川 理科 本一 580 38945
2020 四川 理科 本二 522 88144
2019 四川 理科 本一 588 42142
2019 四川 理科 本二 543 81719
2022 四川 文科 本一 561 9358
2022 四川 文科 本二 538 18985
2021 四川 文科 本一 558 11069
2021 四川 文科 本二 539 19322
2020 四川 文科 本一 549 9660
2020 四川 文科 本二 525 18612
2019 四川 文科 本一 563 9195
2019 四川 文科 本二 540 17984
2022 贵州 理科 本一 452 49562
2022 贵州 理科 本二 441 56636
2021 贵州 理科 本一 470 40808
2021 贵州 理科 本二 436 62669
2020 贵州 理科 本一 490 40082
2020 贵州 理科 本二 463 55994
2019 贵州 理科 本一 490 34273
2019 贵州 理科 本二 450 56374
2022 贵州 文科 本一 561 7375
2022 贵州 文科 本二 536 13134
2021 贵州 文科 本一 568 7504
2021 贵州 文科 本二 542 13756
2020 贵州 文科 本一 556 7636
2020 贵州 文科 本二 531 13500
2019 贵州 文科 本一 547 8778
2019 贵州 文科 本二 522 14615
2019 云南 理科 本一 551 26795
2019 云南 理科 本二 513 43419
2022 云南 文科 本一 605 4863
2022 云南 文科 本二 573 12658
2021 云南 文科 本一 588 6226
2021 云南 文科 本二 559 13822
2020 云南 文科 本一 578 5859
2020 云南 文科 本二 543 13938
2019 云南 文科 本一 579 5863
2022 陕西 文科 本二 480 15934
2021 陕西 文科 本二 495 15179
2022 甘肃 理科 本二 413 48235
2021 甘肃 理科 本二 433 38078
2020 甘肃 理科 本二 453 38327
2019 甘肃 理科 本二 466 39176
2022 甘肃 文科 本二 475 10088
2021 甘肃 文科 本二 494 9645
2020 甘肃 文科 本二 517 8643
2019 甘肃 文科 本二 516 8343
2022 新疆 理科 本二 382 20810
2021 新疆 理科 本二 392 19987
2020 新疆 理科 本二 412 20100
2019 新疆 理科 本二 439 18515
2022 新疆 文科 本二 431 4323
2021 新疆 文科 本二 453 4584
2020 新疆 文科 本二 474 4127
2019 新疆 文科 本二 499 4141

4、中华女子学院在近三年专业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女)(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金融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499 24338
1 (女)(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养老服务管理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500 24173
2 (女)(师范)(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504 23553
3 (女)(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会计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505 23400
4 (女)(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女性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508 22926
5 (女)(师范)(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应用心理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517 21456
6 (女)(46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485 26556
7 (女)(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会计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10 25585
8 (女)(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女性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11 25389
9 (女)(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金融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17 24229
10 (女)(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社会工作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20 23610
11 (女)(师范)(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21 23431
12 (女)(师范)(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应用心理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26 22474
13 (女)(46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物) 505 26497
14 (女)(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会计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08 24275
15 (女)(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08 24275
16 (女)(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金融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08 24275
17 (女)(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养老服务管理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08 24275
18 (女)(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女性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09 24096
19 (女)(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社会工作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11 23728
20 (女)(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法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11 23728
21 (女)(师范)(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13 23353
22 (女)(师范)(42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应用心理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15 22966
23 (女)(4600元)(只招女生;办学地点北校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501 25595

5、中华女子学院2023年最新简介

中华女子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全国妇联所属、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全国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辈创办的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1995年,学校迁址并启用现校名。1996年,学校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02年,学校由成人高校转制为普通高校。2019年,学校正式加挂“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牌子,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学校现有教职工477人、全日制在校生5248人。设有社会工作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艺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女性学系、金融系、外语系、计算机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部等教学院系部。设有1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24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工学7个学科门类。学前教育、法学2个专业为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社会工作、学前教育、女性学3个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和女性学2个专业是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目前正在根据妇联改革要求对机构设置和学科专业进行调整、优化。学校坚持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始终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行、与世界妇女进步事业发展同向。学校历经多次跨越发展,确立了办学定位:着力强化妇联干部、妇女干部培训主责,建好建强妇联干部培训基地;着力打造优势学科,成为培养服务社会、家庭和妇女群众的人才摇篮;着力在国际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教育事业中彰显,成为中国妇女民间对外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着力发挥妇女研究智库作用,成为妇女理论和家庭建设研究基地。学校自建校始一直承担妇联干部、妇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25年来共培训各级各类妇联干部、妇女干部377期2万多人次。2019年以挂牌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为新的起点,聚焦培训妇联干部、妇女干部主责主业,强化妇女干部培训职能,全面承担妇联、妇女干部培训工作。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识、国际视野和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拥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学校教师深度参与妇女儿童家庭相关法律、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妇女/性别研究形成优势和特色。学校设有全国第一个设立的女性学专业、联合国副秘书长任荣誉教授的全球女性发展研究院、全国唯一的中国女性图书馆及家庭建设研究院。学校是商务部发展中国家妇女人才短期培训项目和硕士学历学位项目实施单位、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实施单位,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联合教席单位、中外女校校长论坛发起单位、世界女子教育联盟成员、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理事长单位。着眼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环境美校”的治校方略,以全面落实培训妇联干部、妇女干部的主责主业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统领,深化综合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办学特色,在党的妇女培训与教育事业的征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教职工和全日制在校生的统计结果截止到2020年9月18日。

北京2023年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
北京高考志愿能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2023(解读)
北京高考志愿最多能填报几个志愿2023年(本科+专科)
2023年北京高考志愿有几个批次 各批次志愿填报数量
2023年北京高考能填报多少个志愿,总共几个志愿学校和专业
2023年北京高考第一志愿能填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影响第二志愿录取吗
2023年北京高考提前批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 附填报的志愿数量
2023年北京高考专科怎么报考 可以填报几个志愿
2023年北京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专业(本科+专科)
2023年北京高考几个志愿填报 可以填几个学校和专业
2023年北京高考可以填几个志愿几个专业 具体的志愿批次设置
2023年北京高考志愿平行志愿有几个及录取规则

6、中华女子学院重点特色专业

中华女子学院重点特色专业有法学、学前教育、女性学、社会工作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2 法学、学前教育
2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3 女性学、学前教育、社会工作
3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 女性学、学前教育

7、中华女子学院开设专业一览表

中华女子学院开设专业有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女性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审计学、市场营销、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表演、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网络与新媒体、文化产业管理、汉语国际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法学

中华女子学院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计算机系 数字媒体技术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金融系 金融学 本科
女性学系 女性学 本科
社会工作学院 社会学 本科
社会工作 本科
管理学院 会计学 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审计学 本科
市场营销 本科
艺术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环境设计 本科
表演 本科
高等职业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专科
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本科
应用心理学 本科
文化传播学院 网络与新媒体 本科
文化产业管理 本科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科
法学院 法学 本科

最新图文

北京高考语文数学卷真题答

时间:2024-06-07 16:0:00

北京高考后什么时候查成绩2

时间:2024-06-07 15:0:54

北京高考作文题目“历久弥

时间:2024-06-07 14:0:05

北京今天高考作文题目是什

时间:2024-06-07 1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