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安徽高校 > 正文

滁州学院是国家重点大学吗,属于什么类型大学

更新:2023-08-11 20:41:36 高考升学网

1、滁州学院是国家重点大学吗

滁州学院不是国家重点大学,率属于省政府的公立学校,属于本科学校。根据滁州学院在各省发布的招生计划批次设置,我们可以知道,滁州学院是二本高校,滁州学院位于皖东江淮之间,学校所在地滁州市,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与江苏省南京市山水相连,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浓厚,北宋欧阳修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朱元璋从这里开始创建了大明王朝;清代吴敬梓创作了开讽刺小说之先河的皇皇巨著《儒林外史》;下辖的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滁州师范学校。历经滁县师范学校、安徽师范大学滁县教学点(分校)办学阶段;198。

滁州学院是国家重点大学吗,属于什么类型大学

2、滁州学院2023年最新简介

滁州学院位于皖东江淮之间,学校所在地滁州市,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与江苏省南京市山水相连,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浓厚,北宋欧阳修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朱元璋从这里开始创建了大明王朝;清代吴敬梓创作了开讽刺小说之先河的皇皇巨著《儒林外史》;下辖的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滁州师范学校。历经滁县师范学校、安徽师范大学滁县教学点(分校)办学阶段;1980年更名为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升格为滁州学院,2019年获批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学校。学校是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确立建设“双一流”国内一流学科两所应用型高校之一。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现有会峰、琅琊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8.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6.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2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34万册,电子图书155.4万种。设有15个二级学院,62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类专业31个,管理类专业7个,形成了以工、管为主,工、管、文、理、经、教、农、艺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有教职工130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6人、副高级职称267人,博士344人(含在读100人)、硕士796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309人。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思变尚新、务实求真”的精神,大力弘扬“爱国荣校、尊学敬道”的优良校风,深入践行“修德、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探索一条“由师范专科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发展之路。学校是“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全省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线上教学示范高校、“双基”建设示范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征兵工作先进单位、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节水型单位、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示范单位等。党建和思政工作呈现新气象。坚持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办学方向,忠诚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实践育人,注重文化育人,落实关爱育人,推进网络育人,校园文化氛围浓郁,文明创建工作取得实效。荣获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安徽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连续七年获得全国表彰,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感动中国候选人物”“全国乡村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安徽省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先进典型。2015、2016、2017、2018年学校领导班子在安徽省委党建和发展综合考核中连续获得“优秀”等次。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通过新建、调整和改造,优化专业布局,培植应用型专业生长点,打造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转型被教育部评估中心推介为转型发展典型案例。物联网工程、地理信息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3个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测绘工程等14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省级特色(品牌)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2个,拥有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拥有省级产业创新团队1个、滁州市“221”“113”产业创新团队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3个,市级科研平台15个。地理学获批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B类),入选安徽省高等学校Ⅲ类高峰学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项。1名教师入选“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新提高。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入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探索“转型为基、实践为要、双创为核”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五位一体”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一线贯穿、三点发力”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中国教育报》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了学校第二次转型探索发展之路。“地方应用型高校‘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探索”“转型·融合·提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实践探索”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管理学》课程获批国家首批线下一流课程,学校获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0项。建有实验室和实训中心20个,其中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9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大学生创客实验室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96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2个。自2016年以来,学校获批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406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62项;在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57项、省级奖项3849项;在六届“互联网+”大赛中,获国家级铜奖3项,省级奖项104项;“挑战杯”系列赛事中获国家级6项,省级奖项119项,学校排名2016-2020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26名。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省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蔚园蜂巢”众创空间获得省级备案。《人民日报》官微发布2015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薪酬百强榜,我校位列全国高校第92位。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近三届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总体较好,各项调查结果均高于全国非“211”本科院校平均水平。学校荣获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师资队伍建设得到新提升。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推进“博士化”工程,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有效支撑学科建设。实施“双百”“双证”“青蓝”计划,提升教师“双能”素质。获批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Ⅱ、Ⅲ类引才平台各1个。现有“双能型”教师51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省优秀教师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土资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第五批“特支计划”人才2人,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教学名师25人,另有柔性引进三类以上人才10余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分别获2019年、2020年度省级考核优秀等次。学校高质量完成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金寨县农村宅基地调查和利用技术服务项目”,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充分肯定,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彰显。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深化与滁州市人民政府深度合作、融合发展,滁州市人民政府与学校签订支持滁州学院创建滁州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成功申报教育部应急管理学院,与多个县(市、区)签订合作协议。同时,学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康佳集团、全柴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切实有效的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以来,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367项。获批国家专利544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15项,8项发明专利实现技术转让。学校入选2017、2018、2019、2020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榜。“实景地理环境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第一届安徽省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赛二等奖。科技到账经费持续大幅递增,2020年达到5838万元,总量和增幅均位列安徽省同类高校前列。近三年科技到账经费累计达到1.4亿元。开放办学取得新进展。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号召,与美国、英国、韩国、德国、澳大利亚、爱尔兰、捷克、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与泰国易三仓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加强与台湾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方面的深度合作,牵头安徽高校与台湾高校成功举办八届“皖台物联网研讨会”,成为皖台教育交流合作品牌。加强与国内知名应用型高校交流,与省内应用型联盟高校共享资源。与企业共建校企合作班,发挥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二级学院校企合作班实现全覆盖。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12348”发展思路,突出内涵发展,深化综合改革,推进质量提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2021年8月更新)

全国重点大学88所名单

1. 重点综合大学(16所)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湘潭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

2. 重点理工院校(51所)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燕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

3. 重点农业院校(9所)

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

4. 重点医药院校(6所)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中国药科大学

5. 重点师范院校(2所)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6. 重点政法院校(2所)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7. 重点外语院校(2所)

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8. 重点艺术院校(1所)

中央音乐学院

2023年安徽高考位次表(文科一分一段表)
2023年安徽高考位次表(理科一分一段表)
安徽高考成绩排名顺序查询系统2023年一分一段位次表
2023年安徽高考分数线位次排名查询一分一段表(理科)
2023年安徽高考分数线位次排名查询一分一段表(文科)
2023年安徽高考排名一分一段表位次查询(文科)
2023年安徽高考排名一分一段表位次查询(理科)
安徽一分一段表位次排名文科(2023届参考)
安徽一分一段表位次排名理科(2023届参考)
2023年安徽高考文科成绩排名一分一段表查询系统
2023年安徽高考理科成绩排名一分一段表查询系统
2023年安徽高考理科成绩排名查询(附一分一段表)

3、滁州学院重点特色专业

滁州学院重点特色专业有食品质量与安全、地理信息科学、物联网工程、地理学、测绘工程、新闻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网络工程、自动化、财务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汉语言文学、金融工程、产品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前教育、商务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6 食品质量与安全、地理信息科学、物联网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地理信息科学、物联网工程
2 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B类) 1 地理学
3 国家级特色专业 1 地理信息科学
4 省级特色(品牌)专业 8 测绘工程、新闻学、物联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网络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自动化、地理信息科学
5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4 财务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汉语言文学、金融工程、产品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前教育、商务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网络工程、测绘工程

4、滁州学院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省级(直辖市) 7 地理信息科学、自动化、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新闻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5、滁州学院开设专业一览表

滁州学院开设专业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英语(师范)、英语、商务英语、土木工程、风景园林、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社会体育、体育教育、导航工程、测绘工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含中韩合作办学2+2国际班)、产品设计、广告学、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工业设计、美术学、机器人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工程、工商管理、审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化学、经济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金融工程

滁州学院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 本科
小学教育 本科
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 本科
英语 本科
商务英语 本科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本科
风景园林 本科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本科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食品质量与安全 本科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本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生物科学 本科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 专科
体育教育 本科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导航工程 本科
测绘工程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酒店管理 本科
地理信息科学 本科
地理科学 本科
音乐学院 音乐学 本科
美术与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含中韩合作办学2+2国际班) 本科
产品设计 本科
广告学 本科
环境设计 本科
数字媒体艺术 本科
工业设计 本科
美术学 本科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机器人工程 本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自动化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车辆工程 本科
机械电子工程 本科
文学与传媒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本科
新闻学 本科
网络与新媒体 本科
经济与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市场营销 本科
物流工程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审计学 本科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物联网工程 本科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本科
软件工程 本科
智能科学与技术 本科
通信工程 本科
网络工程 本科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制药工程 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本科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本科
应用化学 本科
数学与金融学院 经济统计学 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本科
金融工程 本科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蚌埠学院是几本大学,什么类

时间:2024-05-22 19:0:52

宿州学院是几本大学,什么类

时间:2024-05-21 17:0:03

蚌埠工商学院是几本大学,什

时间:2024-05-21 17:0:03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是几本大

时间:2024-05-20 09:0:29